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极速3d彩票下载 > 新闻动态 >

新闻动态

1993年台湾记者问:什么时候能去台湾?古月回答后,全场掌声雷动

你啥时候有空,咱们一起去台湾玩玩咋样?

问题一抛出来,全场突然安静了下来,因为古月的身份确实有些特别,要是回答得不好,恐怕会惹出不少麻烦。

真让人意想不到,古月的回答居然那么棒,把周围的人都给震住了,大家听完纷纷热烈鼓掌。

古月到底以前说了啥?他背后有啥样的经历呢?

【一 、偶得契机,终成特型演员】

说起古月,得回到1937年,那时候他在湖北汉口呱呱坠地,家人给他起了个名儿,叫“胡诗学”。

后来他选择了当演员这条路,于是就把自己的姓拆开,用了“古月”这个艺名。

1949年,南宁城获得了解放,古月就跟着她的姐姐胡娇娇,一块儿参军进了文工团。

他压根儿没想过自己能演毛主席这个角色,倒是凭借着自身的努力,后来当上了昆明军区的文化科长。

他能当上扮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,主要是靠三个重要的机会。

有一次,他坐火车时,碰巧遇见了一位老大爷。这位老大爷一直瞅着他,这让他感到非常奇怪。

后来我去问了一下,才知道那位老农是觉得我长得跟毛主席挺像的。

回到家后,古月翻出了毛主席的照片,对着镜子比了比,突然觉得自己还真有点像,这事儿后来就成了他演毛主席的一个预兆。

另外,他结识了妻子桂萍,那时候桂萍是昆明话剧团里的主演,演技特别厉害。

古乐跟她结婚后,学到了不少这行的东西,开始对当演员这事儿特别感兴趣。

另外,叶剑英对古月很是“看重”。

1977年,因为很多国家领导人都已经离世,为了让大家再次感受到他们的魅力,国务院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商量了一下,然后发出了《挑选像国家领导人的演员的通知》。

结果,好多人的相片被放到了叶剑英元帅的办公桌上。当叶剑英元帅瞅见古月的相片时,立马惊讶地说:“这不就是毛主席嘛!”

想要演好毛主席这个角色,光长得神似还不行,演技也得十分到位才行。

结果,古月连忙从昆明动身去了北京,叶剑英元帅亲自上阵给他“把把关”。

效果出乎意料的好,提前做了不少准备的古月,把毛主席演得活灵活现。

所以叶剑英马上决定,邀请他加入电影的制作,这部电影正是讲的《西安事变》的故事。

尽管古月那是头一回拍电影,可他心里头,高兴和激动的劲儿早把紧张给盖过去了。

他特别尊敬毛主席,为了能够把角色演得更像,一直都在不停地用功学习。

他独处时会翻阅毛主席的语录和文集,而和伙伴们相聚时,则会虚心向前辈讨教表演的方法。

就连跟老婆聊天,聊的都是怎么演戏的事儿。

在京剧圈里有句老话,“不痴迷就演不好戏”,这话用在古月身上再合适不过了。正是靠着这股子敬业劲儿,他最终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。

电影一放,那些以前见过毛主席的人,瞧着古月,一个个都看得发呆:

模样和精神都像极了,让人迷迷糊糊地感觉,毛主席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身边。

【二 、勤勉不缀,才得登峰造极】

《西安事变》的大获成功,让古月一下子出了名。

他并没有因为这点成绩就骄傲起来,而是继续苦练技术,经常熬夜钻研,最后才取得了成功。

在学习那会儿,翻阅资料、看视频都是日常必做的功课,模仿毛主席的表情和说话方式也是经常要做的事情。

古月为了追求做得更好,连平时的生活习惯都开始模仿毛主席了。

举个例子来说,就像是品尝美味的红烧肉、说着地道的湖南话,这样古月才能真正做到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。

后来不少人讲,演毛主席的那些人,总感觉少了点什么,问题就出在这儿。

说白了,古月和毛主席虽然有很多像的地方,但他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,有点差别也是在所难免的。

比如说毛主席的额头宽宽的,头发线也比较靠上,所以古月在演他的时候,得提前把头发弄好。

真烦人的是,晚上睡觉时总会不小心把精心打理的头发给弄乱了,再整理又得花好多时间。

为了演得更像,古月索性把前额上的一撮头发给揪掉了。

多亏了下了不少功夫,古月才能把毛主席演得那么活灵活现。

就连毛主席的女儿李讷见到他时,都紧紧握住他的手不放好一会儿,直接说:“你跟我爸爸太像了。”

从古乐演的《四渡赤水》到《开国大典》,还有《大决战》,他凭着自己的出色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心,两次拿到了百花奖的“影帝”头衔。

而且,早在2001年,当他还是专业三级以上的文职干部时,就享受到了将官的待遇,并且荣幸地成为了全军中仅仅17位文职将军中的一员。

古月之所以能成功,一方面是因为他下了不少功夫,另一方面也因为他的长相和毛主席很像。

就算在当时那些扮演特定角色的演员里,能跟他长得一样像的也没几个。

比如说,那时候演邓小平的卢奇老师,每次化妆都得三个多钟头呢。

演蒋介石的那个孙飞虎,准备时间可长了,得垫高鼻子、戴上牙套,还得整整脸,这一套流程下来,起码得花上四个多钟头。

看看古月,他只需把头发梳成中分,然后在下巴上点个痣,就特别像了,哪怕要完整化妆,一个钟头也搞定了。

古月之所以成功,靠的是有才华还愿意拼搏。

在新中国成立以来,有好多演员都演过毛主席,像是在《周恩来》这部戏里头的张克瑶,还有在《毛泽东和他的儿子》里面的王仁,以及在电视剧《长征》中出演的唐国强等等。

但是,能像古月那样把神态和形象都模仿得惟妙惟肖的人,其实没几个。

更不容易的是,古月演技棒极了,而且做人做事也特别让人佩服。

他演过毛主席很多次,加起来有84回呢,每次都特别用心,对自己要求很严格。

古月在生活中也像荧幕上一样,努力模仿毛主席,过着简朴的日子,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。

所以,在1993年访问美国期间,他的一句话赢得了满堂喝彩。

【三 、出访美国,巧妙化解难题】

1993年年底时候,中国有个团队被邀请去美国参加活动,古月也有幸跟着一起去了。

因为他老演毛主席,所以在美国也挺有名的,刚下飞机就被一群记者抢着要采访。

除了美国记者,现场还坐着台湾媒体的朋友。随即,就有位台湾记者举手提问道:

现在您已经在美国了,不知道未来有没有机会去台湾玩一趟呢?

问题一抛出来,原本吵吵闹闹的人群立马就安静了,大家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心里都琢磨着古月会怎么回答。

有好几位记者立马拿出了记事本,眼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。

古月听了这个问题,稍微想了想,然后就用他那地道的湖南口音说:

台湾是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要是有机会,我肯定得去一趟,到时候和孙飞虎先生一起同行。

在这儿,古月讲湖南话,其实就是想学毛主席那样说话,来表明自己的看法:台湾就是中国的一块地方,一个中国这事儿是板上钉钉的,没得商量。

说起孙飞虎,大家知道他专演蒋介石,所以当他和古月一起出游时,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两岸统一的事儿。

说起来,古月和孙飞虎之间还挺有缘分的。

他们头一回联手出演的是《西安事变》,这部电影里,他们俩都是头一回尝试演特定历史人物,结果给对方都留下了特别深的记忆。

之后,他们俩联手拍了《开国大典》,一起赢得了那一年的百花奖;而在《重庆谈判》里,更是捕捉到了他们俩并肩出镜的难得镜头。

不只是古月和孙飞虎有缘分,他们的妻子也是奇妙地都与宋家三姐妹有缘。古月的妻子演过宋庆龄,孙飞虎的妻子呢,则演的是宋美龄。

除了台上台下身份不一样,他们俩还有一个不同之处,就是孙飞虎在成为扮演特定角色的演员前,已经是个老戏骨了。

就是因为这样,孙飞虎心里琢磨着想多演几个不同的角色。

就好比在电视剧《太平天国》里,他扮演过曾国藩这个角色,但后来有人想找他演蒋介石,他却一一回绝了。

他这么说:“岁数大了,我胖了不少,现在跟以前不太像了,当然不适合再演了。”

把孙飞虎和古月放在一起瞧瞧,你会发现他们都是演艺界的高手,可走的路线却挺不一样的。

古月决定“一条路走到黑”,不停琢磨如何演好特型角色,盼着能在这一行里走得更长久。

孙飞虎决定尝试“全方位发展”,想让角色更加多样化。

这两个东西,其实各有各的好,没法说谁比不上谁。

不说演技如何,他们对待演戏都非常认真,就像古月曾经为了角色“狠心拔掉自己的额发”,还有孙飞虎,为了上电视节目,干脆就把头发给剃了个精光。

他们通过实际行动,展现了对演戏的深厚感情。不过,除了热爱,品德更是关键,他们都是既有人品又有才艺的老艺术家。

古月在这方面真的很亮眼,尽管他只是一名扮演特定角色的演员,但他也非常在意国家的发展。

在跟台湾记者聊天时,他明显在努力让两岸关系变得更好,想要推动两岸走到一起,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。

不少人都说,古月身上带着一股子革命气息,还有点当年主席的影子呢。

【四 、两相比较,古月更胜一筹】

有人觉得,演毛主席最像的是古月;但也有人讲,唐国强演得比古月还要精彩些。

特别是唐国强,他身上带着一股子“霸气”,这是古月所没有的,难道不是吗?

说白了,唐国强扮演的毛主席看起来更有威严感,但这可不意味着他演得就比古月更出色。

毛主席不光有那种让人敬畏的威严,更多时候,他还是个爱开玩笑、洒脱自在的人。

翻看老照片和以前的纪录片不难发现,毛主席在很多时候都是面带笑容的,特别是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时候,他脸上总是挂着真挚又充满自信的笑意。

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,毛主席表现得非常“接地气”,曾志在她的回忆录里是这样记载的:

毛委员特别喜欢和贺子珍嬉闹,他们俩经常像小孩那样玩乐,你碰我一下,我摸你一下,虽然有时会假装生气,但转眼间就不计较了,接着又继续嬉笑打闹……

从这里就能发现,毛主席其实挺性情中人的,不总是像唐国强演的那样板着脸,一脸严肃。

其实,古月那种“生活式演绎”反而更接近真实的毛主席。

这其实也挺好懂的,想想以前,国家对扮演重要人物的特型演员挑选得很仔细,最关键的就是得“像模像样”。

后来规矩慢慢没那么严了,演员们开始加入自己的想法,于是就有了唐国强演的那个版本。

为啥有人会觉得唐国强演的要比古月更出色呢?

其实,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的。

一个原因是古月演的那些戏都是好多年前的了,现在大家可能都不太了解。

另外,到了2000年左右,很多老一辈的国家领导人都已经离世,所以现在普通人对于毛主席的了解,大多是靠自己的想象来构建的。

因为心里尊敬毛主席这位伟人,所以总觉得他的形象特别庄重有气势。

但是,毛主席之所以特别让人尊敬,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威严,而是因为他一直和老百姓心连心。

这么一对比,古月的模仿真是抓住了精髓。

其实,古月身上还有几个挺打动人心的故事,能展示出他的人品和美德。

他一辈子最大的梦想,就是能在100部戏里演毛主席。

因此,就算年纪一天天变大,他也一直坚持走在演戏的道路上,可遗憾的是,他只拍了84部作品就因病离世了。

另外,他过世以后,他的孩子们把继母告了,指责她一个人把家里的财产都占为己有了。

这其实挺自然的,毕竟大家都认为像古月这样有名的演员,拍了84部戏,去世后肯定留下了不少财产。

不过自打古月走了以后,张燕就再也没提起过财产要怎么继承这事儿。

结果,跟继母谈了好一阵儿也没个结果,古月的三个孩子就一纸诉状把她告到了法院。可没想到,法院最后查出来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,原来古月并没留下多少财产。

最后,这事情是两边自己商量着解决了。

古月留下的遗产不多,主要是因为他特别热爱表演,一门心思都放在提升演技上了,对于收入多少他其实并不太在意。

之前也提到过,古月的生活方式和毛主席很像,都主张吃苦耐劳,对钱财不怎么在意。他赚的钱,除了日常开销,还捐了不少出去。

这位老艺术家那清高的品性,真的让人心里很感动。

咱们平时也得学学古月先生,沉得住气,朝着自己的目标一个劲儿地加油干,别骄傲,别急躁,更不能让名利迷了心窍。

只有这样,才能取得成功,才能走得更远更稳。